派出去抗击斡剌的大军节节败退,朝堂上商讨的话题也开始围绕迁都南下进行。
彼时,大梁王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,外有斡剌南下侵扰,直京师;内有虫灾连年,黄河决堤泛滥,涂炭生灵。
年少继位的永顺帝本控不住场。
仁寿,香炉烟雾缭绕。
近侍奉她的人都知晓,但凡徐妙华在她跟前,她的疯病便会收敛起来。
其实前面第36章就埋过小伏笔,太子和卫淑妃毫无相似之,不知当时有没有小伙伴发现(*/ω\*)
徐后闺名昭蕴,十四岁嫁入东,十八岁荣登后位,二十二岁丧夫,上徽号“庄贤”,并移居仁寿。
因有青梅竹的情分,先皇永顺帝在世时便对徐后这个年少结发的妻子百依百顺,不惜为她虚设后。
永顺帝彻底慌了,索将政务丢给同母弟晋王萧恪理,自己则躲在乾清里醉生梦死。
其中魏国公府徐氏家族便是其中最为显赫的勋贵世家,不仅权倾朝野,还出了多位皇后,被称“凤巢之家”。
正是这段时间,南书房的侍书女史卫氏与皇后徐氏同时诊出了喜脉。
皇帝不禁怔了怔。
然而“罪魁祸首”已翻过去,只留了个背影给他,还糊地喃喃:“别烦我……”
姜太后本就不满长子独徐后,放任徐家盖过姜家的风,见徐后多年不孕,她便四搜罗美人到儿子边。
半梦半醒间,她扬起手“啪”的一声,清脆的耳光落在男人英毅冷的脸上。
那日在畅音阁她不过是看杨满愿不顺眼没忍住多说了几句,谁知圣上与太子竟会亲临……
毕竟,若当年的小公主没死,估计便是妙华姑娘如今这副模样了罢?
先是兄长被撤荫封的资格,随后又是她与父兄共同受罚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本朝的开国功臣共封了四公八侯十六伯,世袭罔替,百年间代代承袭。
徐妙华正着帕子哭哭啼啼地向姑母倾诉近来她与父兄的遭遇。
徐后坐在榻上一言不发,托腮静静地注视着侄女,像是透过她在看什么。
他每日在外朝因政事而焦烂额,回到内廷又要面对蛮横无理的母亲和疑神疑鬼的妻子。
碍于魏国公府的滔天权势,朝堂上鲜少有人敢及这个话,而为帝母的姜太后就完全不需要顾忌这些。
******
她这一记耳光竟把他扇得霎时起了反应,鸡巴梆。
自从杨满愿中选为太子妃,她们魏国公府可谓诸事不顺。
徐后蛮任,姜太后强势跋扈,夹在二者中间的永顺帝却是个优柔寡断的仁厚之君,只能两受气。
但随着徐后长达六七年都未曾诊出喜脉,他们之间的问题也纷至沓来。